此刻,究竟立定谁为嗣君,成了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,牵动着吴室诸臣的政治神经。
孙权于赤乌十三年冬至太元二年的立嗣布局
赤乌十三年(公元250年)十一月左右,在太子位空悬了两个多月之后,孙权做出了这一生最为重要的一个决断: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东宫太子。
在此之前,他仔细思量了一番。在他的皇子当中,还有孙奋、孙休及孙亮三个可以入列东宫候选人。但孙奋为孙霸之胞弟,素来暗怀野心,选他就等于选孙霸,所以他被第一个排除出局。孙休个性沉稳,但他的母族从来不为孙权所宠信,而且孙休之妻又是朱据的女儿,与江东本土派士族集团关系甚密,所以孙权也不会选他为嗣。那么,最后的候选人就只剩下孙亮了。
孙亮太过年幼,这是他最大的劣势。可是孙亮背后有孙鲁班等人的全力支持,其妻又为全琮的侄儿全尚之女,是外戚派集团所中意的东宫人选。且孙亮的母亲潘夫人出自罪人之家,与江东本土派士族集团毫无瓜葛,背景十分单纯。综合种种考虑,孙权只得立他为嗣。
但是确立孙亮之后,孙权始终还是放心不下的。不久前发生在曹魏的“高平陵事变”强烈地触动了他。他感觉自己若是立定孙亮为嗣,就极有可能让“高平陵事变”这样的悲剧在吴廷重演!毕竟,“主少国疑”“主少臣强”,是历朝历代灭亡之覆辙啊!西汉末年幼帝在位,结果被王莽篡了大位;东汉末年幼帝在位,结果竟酿成董卓之乱。这些前车之鉴历历在目,令孙权再一次犹豫了、动摇了。